带广告的厕纸:广告中心型经济的底线究竟在何处?
我们正身处广告时代。广告支持模式正成为流媒体服务的默认选择,只有像 Apple TV 这样的“异类”仍坚守着无广告的底线,宛如理智的最后堡垒。广告已悄然侵入智能电视启动屏幕,威胁要劫持家庭视频和游戏体验,没错,它们甚至找上了您的冰箱。有用户或许会将其归咎于「万物皆智能」文化的诅咒。不过,说到广告,通常仍围绕着某些科技新品(比如智能冰箱,并非每个厨房的标配)或像智能电视、流媒体服务这类辅助娱乐设备,它们虽好,却算不上生活必需品。
“广告与生活”的界限正快速模糊。《黑镜》中脑植入芯片让人满口广告的剧情仍看似遥不可及… 不过,随着时间推移,这种距离感正逐年减弱。讽刺的是,神经植入芯片属于尖端科技,并非普通人日常所需。因此,让我们暂别科幻与前沿设备,回归最基本的需求:如大商场的洗手间。
在一篇被广泛转发的报道中,中国内幕网披露中国部分公厕配备了特殊取纸方式.,为取纸流程增添了惊人设定。首先需扫描二维码,随后面临两个选择:要么看完一段广告(没错,此处双关意有所指),要么支付0.99元购买1.2米长的厕纸。据悉,该场所还为高频用户提供订阅服务,将单卷厕纸成本压低至0.39元,使如厕需求实质上转化为周期性账单。

厕纸盒实物图

用户扫码后看到的提示信息

若用户选择跳过广告并付费购纸,系统将要求确认选择、观看广告或购买 VIP 厕纸会员

广告支持型厕纸运作实景
骗局还是确有其事?
中国内幕网本身也指出该做法并不普遍,且未说明具体实施地点。Reddit 网友迅速指出,虽然这种设置看似反乌托邦,但未必不可能。“在中国,许多人会自带厕纸,就像随身带纸巾一样,“一位 Reddit 用户解释,“但在主要城市和商场,厕纸配备与多数国家无异。”

细节的缺失,以及正如《未来主义》网站所指出的,消息源已知的反华倾向,让整个事件即使不算牵强,也显得为追求效果而夸大其词。首先,尚不清楚此举由谁在何种层级授权。
不过,既然有照片视频证实这种「付费厕纸」设置确实存在于中国某地,我们认为更值得关注的并非这是个别噱头还是趋势开端:在这个时代,连厕纸这般基础必需品都能被广告屏障封锁?无论发生在何国何地都值得所有人警惕。
滑向广告地狱的缓坡
除却明显的现实困境(如忘带手机、电量在关键时刻耗尽或没有网络),更深刻的问题是:这一切为何会发生?它如何影响个人隐私?
该系统的设计者似乎对卫生或减少浪费(如其所宣称)兴趣寥寥,更致力于灌输“观看在线广告本身作为一种货币”的观念,一种可替代真实货币的支付手段。就此而言,厕纸案例诡异得恰如其分。它象征着对隐私、便利乃至尊严的彻底出让,一切只为服务广告。
当您处于最脆弱状态时,突然面临选择:在明显不适时忍受广告轰炸,或为平静擦拭的权利付费。此处的隐私具有双重含义:同意观看广告不仅是时间交换,更可能泄露个人数据。这些卫生间广告是否个性化尚不明确,但通过已关联数字足迹的设备投放广告的事实,意味着它们随时可以成为个性化广告。
应对之策
如果真有其事,我们希望这种趋势仅局限于个别场所,不再蔓延。但若其扩张,至少应做好准备。除携带纸巾的传统低科技解决方案外,您还可通过以下方式守护残存的隐私,将追踪与数字监视的暴露程度控制在最低必要水平:
若被要求手机扫码,您已留下数字痕迹。为最小化信息采集,请使用 VPN:它虽不能完全屏蔽广告,但能隐藏定位,增加个性化投放难度。可搭配反追踪工具和 Firefox(增强型跟踪保护)或 Brave(默认拦截广告与跟踪器)等隐私优先的浏览器。
如需更强力控制,请安装 AdGuard 等系统级应用:它不仅能过滤显性广告,还能拦截在应用间追踪您的隐藏脚本,即使超出浏览器范围亦然。因为,当广告威胁要成为您卫生routine的一部分时,个人数字卫生警惕性 更应加倍提升。